-
指数低开高走 盘面积极活跃
今日市场低开高走之后维持震荡上行的节奏,创业板表现相对强势。
...2025-06-30 -
指数冲高回落 银行显著走低
今日市场冲高回落,尤其伴随银行的震荡回落,指数回落力度有所加大。
...2025-06-27 -
指数震荡整理 盘面显著分化
今日市场并未延续昨日的强势格局,反而呈现震荡整理,尤其午后调整明显加剧。
...2025-06-26 -
指数再度走高 大金融崛起
今日指数早盘窄幅整理午后再度走高,全天在最高价附近进行收盘。
...2025-06-25 -
市场情绪显著修复 主板重回3400点之上
今日市场情绪明显提振,分时上黄线领涨蓝线,市场赚钱效应凸显。
...2025-06-24
今日指数低开高走,全天分时黄线领涨蓝线,市场赚钱效应回升明显。
盘面上,能源金属、软件开发、IT服务、军工电子、橡胶制品、电子化学品等表现强势,处于行业涨幅榜前列。
题材概念,电子身份证、数字货币、数据确权、财税数字化、华为鲲鹏等概念亦有所表现。
消息面,国家药监局出台征求意见稿,提到“对符合要求的创新药临床试验申请在3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评审批”,鼓励创新药研发上市。
技术面,日指数低开后震荡回升,尤其午后在大金融的带动下明显强势,重回3368之上,好事。但3390-3410这个位置仍有压力,而且30分钟操盘提醒也运行至上轨附近,无量下这个位置存在震荡的预期。另外,两市成交量也并未有效放大,权重想要持续发力更需要资金的配合,所以短期即便回升但仍有不足,先以反弹看待,预期别太高。
为了帮助投资者朋友更好的把握创新药能相关的机会,源达研究院梳理了相关行业逻辑和质优标的:
1.生物医药产业结构性升级,创新成为发展新动能
中国在研管线数量2014年来持续增加,据Pharmaprojects统计,2014年中国在研管线数量为701个,至2024年已增至6,119个,复合增速高达24%,在研管线数量的全球占比由2014年的6%增至2024年的27%,得益于中国医药企业持续的研发投入,管线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展,中国药物出海(license-out)及在海外成立New-co势头迅猛,创新逐渐转变为支撑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新动能。
据医药魔方相关数据显示,中国医药市场结构仍以仿制药为主,2023年仿制药占中国医药市场结构的65%左右,创新药占比较低,有极大的提升空间。从创新药上市数量来看,2019年来中国创新药上市数量整体而言不断增加,且国产创新药占比呈上升趋势,反映出中国医药生物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处于行业新旧动能切换,由仿制到创新的过渡阶段,创新驱动特征逐渐显现。
2.出海进程提速,海外市场带来业绩增量
中国创新药出海取得了重大成果,交易数量和交易金额呈现爆发增长态势,2019年中国license-out出海交易金额仅为9亿美元,交易数量22个,至2024年,交易金额达到519亿美元,复合增速高达125.0%,交易数量达到94个,复合增速为33.7%,中国创新药的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有望持续扩大海外市场份额,创新药出海进程提速将为中国医药生物企业带来业绩增量。
3.板块历经深度调整,看好估值修复机会
随着药品集采政策不断优化,产业竞争环境或将深度改善,主流生物医药企业的利润有望修复并因行业竞争格局的优化进一步提升在行业中的地位,板块历经深度调整估值得到修复,生物医药行业或迎戴维斯双击。叠加AI浪潮下生物医药研发深度获益于人工智能发展,资本市场回暖利好生物医药企业融资并加大研发投入,支持创新药研发的利好政策密集出台等因素的影响,建议关注创新药板块的价值重估机会。
4.投资建议
建议关注恒瑞医药、药明康德和恩华药业。
投资顾问 王玉倩,投资顾问,执业登记编号:A0190621030001。
观点仅供参考,不作为买卖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数据来源:财源滚滚、东方财富、财联社
免责声明:源达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上述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投资决策依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